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服务指南 >办事指南及政策解读 >政府采购

全方位解读“全国统一大市场”

【信息来源:】 【信息时间:2023-03-22】 【浏览次数:】 【字号: 】 【我要打印】 【关闭
视力保护色:

 4月10日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经济循环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等,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意见》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必将对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更好利用发挥、巩固增强我国市场资源巨大优势,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产生重要影响。

那么,什么是“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什么需要“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又有哪些具体的方向和措施?最重要的是对人们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生产运营有哪些影响?

概念解析

什么是“全国统一大市场”

《意见》出台后,绝大多数人最关注的问题在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统一的到底是什么?

可以明确的是,这个“统一”不是市场水平的统一,更不是GDP数据的统一,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发展程度也不同,不可能用一纸文件就要求全国齐头并进。

根据《意见》,统一大市场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个市场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的设施高标准联通,要素和资源市场以及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同时,市场的监管要公平统一,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进一步规范的大市场。

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全国统一大市场”其实就是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通过规则建设,来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多轮的政策演进。

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10年后,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做出部署,提出“强化市场的统一性,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

又过去10年,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中央高层正式公开使用“全国统一大市场”一词,是在2015年8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发展现代流通业相关政策时指出,要坚决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路障”,禁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或排除公平竞争,禁止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收取不合理费用或强制设置不合理交易条件,降低社会流通总成本。

其后,2015年10月2日,《国务院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出台,提出营造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相适应的公平交易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关部门要按要求清理和废除制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防止相关政策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

紧接着,全国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电视电话会议在当年11月2日召开,李克强总理批示“大力改革创新,完善支持政策,进一步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路障’,打破地区封锁,畅通市场‘经脉’,切实降低流通成本”。

2016年4月11日,国务院专题座谈会研究全面实施营改增相关问题时又特别指出,在推进改革中也要避免不合理的行政干预,不能限制企业跨区域经营、要求必须购买本地产品等,防止形成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以各种不当手段争夺税源,破坏“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党的十九大上,统一市场相关表述写入党代会文件。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强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2020年9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推进与企业发展、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在此一个月后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

2021年12月1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距离《意见》发布最近的一次,则是今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直面痛点

让大市场变成强市场

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出发点,《意见》本身也开宗明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专家认为,从我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众多亟待解决的难题,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正是向这些痛点开刀。

说起中国市场,几乎所有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大”。如今我国市场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大市场并不天然具有相应的规模效益。

从整体上看,我国市场体系长期存在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资源流通不畅、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影响了市场功能的发挥。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市场,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经济未来的面貌,而通过改革巩固和扩展市场资源优势,形成协同效应,有利于让我们的市场由大到强。

所以《意见》明确,首先要处理好大市场与强市场的关系。首要的一步,就是要打造大市场,从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市场平台设施、要素和资源市场等维度,高标准和高水平推进全国市场统一性建设。其次,还要在大市场的基础上,建设强市场,实现国民经济供给与需求在更高层次与水平上实现动态均衡,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指出,强大市场不仅仅是规模和范围更大的市场,更重要还是结构形态更优,市场发展质量更高,制度规则更加完备,在此基础之上对于全球而言,它将是一个更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现代市场循环体系。

打通堵点

让要素资源流动 更好畅通“双循环”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社会分工是整个国民财富的起源,经过社会分工以后,社会财富可以大量增加,甚至可以增加到4800倍。

一个社会的分工越是深入,这个社会产业链的专业程度越高,技术革命就越容易出现,从蒸汽机时代开始,到如今的数字经济时代,每一轮经济增长最大的红利来源都是技术的更新迭代。

而市场规模同样是产业分工深度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从我国市场体系来看,发展不平衡,要素和资源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市场分割等问题还尚未解决,这是中国市场由大到强面临的另一挑战。

所以《意见》也明确,需要处理好的第二种关系就是统一大市场与畅通“双循环”的关系。

从畅通国内循环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等举措,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的不正当干预、隐性壁垒门槛等突出问题,全面打通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

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看,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能够推动国内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促进内外市场规则标准融通,有利于以国内统一大市场为“内核”强力吸引海外中高端要素资源向内汇聚,从而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基础支撑。

消除阻碍

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

此次国家出台的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文件,要处理好的第三个关系就是统一性与区域性的关系。

这次的《意见》明确,统一大市场的统一,并非整齐划一,而是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像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还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在要素资源市场统一、市场平台设施统一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系列推动市场区域一体化的经验和做法,通过这些区域样板的构建也为‘全国统一大市场’ 提供一个很好的有利支撑。”郭丽岩说。

与此同时,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要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全面清理歧视外资企业和外地企业的各类优惠政策,各地区不能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中国人民大学竞争法研究所执行所长杨东表示:“打破地方保护,打破市场分割,迫在眉睫。《意见》强调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壁垒,实行公平审查制度,推动产业合理布局。这些方面还要继续强调,包括地方营商环境改善也都有密切关系。”

立破并举

六大方面明确了建设重点任务

“全国统一大市场”既然能解决这么多难题,那它本身又该如何建设起来呢?《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立破并举,从六个方面明确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

从立的角度,《意见》明确要抓好“五统一”。一是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动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二是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以升级流通网络、畅通信息交互、丰富平台功能为抓手,着力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三是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动建立健全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和数据市场、能源市场、生态环境市场。四是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以人民群众关心、市场主体关切的领域为重点,着力完善质量和标准体系。五是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以增强监管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为保障,着力提升监管效能。

从破的角度,明确要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意见》从着力强化反垄断、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持续清理招标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等五方面作出明确部署,旨在打破各种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显性、隐性壁垒。

落实见效

具体工作如何开展

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是什么?

《意见》强调,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工作原则方面,一是立足内需,畅通循环。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二是立破并举,完善制度。从制度建设着眼,明确阶段性目标要求,压茬推进统一市场建设。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三是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统一大市场集聚资源、推动增长、激励创新、优化分工、促进竞争。四是系统协同,稳妥推进。科学把握市场规模、结构、组织、空间、环境和机制建设的步骤与进度,坚持放管结合、放管并重,提升政府监管效能。

主要目标方面,一是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二是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三是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四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五是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如何推动《意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完善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及时督促检查。加强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切实协调解决相关问题。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二是抓好重点任务。

围绕六个方面的改革任务,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改革举措尽快落地见效。

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探索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南。对积极推动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突出成效的地区给予激励。动态发布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清单,着力解决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不当市场干预和不当竞争行为问题。

四是凝聚各方合力。

推动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围绕重点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宣传引导,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利好消费

砍掉”中间商有效平抑生活成本

“全国统一大市场”影响有哪些?首先,从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来看,建立统一大市场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平抑生活成本。

举例来说,在各大电商平台还没出现之前,消费者购买到的家电都是通过各级经销商层层加价的,结果就是一件商品的绝大部分利润都被中间商赚走了。

这是一种基于时代特点的经济模式,但在各电商平台出现后,这种情况就得到了直接的改变,生产厂家与终端消费者直接对接,厂商获得更多的利润,消费者获得了更为低价的产品,达成了双赢的局面。

类似于电商“砍掉”了中间层层壁垒,当统一大市场建立后,这种情况也将会在需求巨大的民生领域释放红利,比如食品饮料、家具家电、医疗教育等。广大消费者能够从中获益,有助于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性,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从扩大消费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也离不开全国统一大市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解释,各种制度、规则无差别与国际接轨,才能吸引更多全球企业和品牌入驻,形成高水平消费购物市场,满足国内的消费者高水平消费购买需求,这些都有助于扩大国内消费。

 

利好企业

给予市场换利润的巨大想象空间

对立足于民生产业的企业来说,统一大市场给了它们用市场换利润的巨大想象空间,而当市场足够大的时候,企业就会有动力去压缩利润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样反哺消费者的行为就会使普通人的生活成本得到明显下降。

从行业上来看,涉及金融、物流以及新兴制造业等领域的企业将迎来巨大利好。

《意见》明确,在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方面,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要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高效配置资本要素,资本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也应该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包括区域性股权市场与高层次资本市场对接、债券市场统一等,需要统一布局整体规划。”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表示,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我国金融资本与实业资本以及金融与实体的大融合,是畅通国内大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制度建设和有机组成部分。

此外,在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有可能会开通跨地域融资业务或服务,将有效缓解国内因地域经济发展不同所导致的资金成本不一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像长三角等热点地区,融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 的比重为14.7%,几乎是美国、日本的两倍,降本增效空间较大。

《意见》提出,建设现代流通网络,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

“建立统一大市场众望所归。”安能物流相关负责人表示,物流行业具有跨省运输的天然属性,但各地不同的标准正在加速暴露行业短板,尤其在疫情期间,各地防疫标准不统一正在拉低物流业运输效率。因此,需要一个全国统一大市场。

另外,《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推动第三方物流产业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

快递物流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表示,《意见》能够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这意味着海运、陆运以及空运将实现纵深化联动。

中寰卫星高管称,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进程,公司为车企提供了从售前到售后的完整车联网平台服务,也为司机搭建了专用手机App,提供路径规划、节油算法等多项服务。

“但客观来看,市场上还没有一个平台能够真正打通物流行业全部环节,这还需要进行大量工作安排,需要相关方共同努力。”该高管表示,希望各地能够统一物流监管政策,同时开放数据,实现共享。

《意见》强调,要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这有助于减少地方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对于一批新兴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说,未来可以更好地借助统一大市场来集聚资源,跨越区域限制,从而做大做强。

尤其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进一步获得发展机遇和资源倾斜,各个细分的小龙头企业有望迎来发展的春天。

厘清谬误

为高质量发展清除“路障”

而非“重回计划经济”

全国统一大市场,将会是一个自由公平、更加高效也更高质量的大市场。

中新网转引的评论指出,从《意见》陈述的几大板块来看,其核心表达依旧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来展开。比如,《意见》就明确要立足内需、畅通循环,立破并举、完善制度……可以说,这是在为我国经济下一步重返增长路径清除“路障”,而并非要“重回计划经济时代”。

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是具有政策连贯性和稳定性的。近年来,我国在深化市场化改革方面出台了多份重要文件,既有聚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部署,也有构建更加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重大安排。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提出,正是聚焦在要素和资源的分配和流通层面。

市场的规模同样决定着产业分工的深度,分工越是深入意味着产业链的专业程度越高,进而有利于技术革命的出现。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从蒸汽机时代开始,到如今的数字经济时代,每一轮经济增长最大的红利来源正是技术的更新迭代。而回顾历史,一些发达国家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基本建成了国内统一大市场,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储备了下一轮技术革命的能量。

从眼下来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如果仔细拆解就会发现,发展不平衡、要素和资源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市场分割问题尚未解决等问题,其实在我们的市场体系中长期存在。而过去我们陆续推动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一体化,本质上也是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打下路基。这些区域一体化的实践经验,也已经充分证明,只有让要素和资源流动起来,经济才能活跃起来。

在过去十年来,中国市场一直被称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之一。但需要看到的是,我们从经济主体意义上理解的大市场,并不能够直接等同于大规模市场,尤其是长期存在的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资源流动不畅、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影响了市场功能的发挥。

如今,在全球化面临多重不确定性之际,进一步打通内循环的重要性已经被不断强调,此次《意见》也对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等,都明确了要求。不仅如此,产权保护、市场门槛、公平竞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这些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层面的表述,也被置于此次《意见》的显著位置,这其实也是进一步在给市场吃“定心丸”。

从这个意义上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不是个别人担心的“重回计划经济”,相反,我们建成的必将是一个自由公平、更加高效也更高质量的大市场。而这也是我们未来应对全球不确定性因素中的最大确定性所在。


来源:江苏商报